日媒稱,被稱作“經濟體溫”的物價,似乎在全球范圍都處于“低溫”狀態。據國際清算銀行調查,今年6月,包括日本在內,全球物價同比上漲率不足1%的國家達到了15個。泰國、以色列和沙特等國的物價甚至還出現負增長。現在全球經濟的特征是,景氣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就業率回升,但卻沒有帶來工資和物價的上漲。主要原因是網絡給經濟帶來的變化。由此,我們也可以窺見全球經濟和社會結構的一些變化。
據日本《產經新聞》10月8日報道,美國從2009年7月開始進入持續景氣階段。然而,截至今年8月,個人消費支出價格指數上漲率卻連續半年維持在1%到2%。經濟持續復蘇的歐元區也一樣,消費物價指數從今年5月開始就一直在1.3%到1.5%之間徘徊。這與歐洲央行設定的2%的目標相去甚遠。日本最近的消費物價指數更是低迷,一直維持在零左右。
輿論認為,物價低迷的主要原因是資源價格低迷和新興國家廉價商品的大量涌入,還有電子商務普及帶來的銷售成本降低。備受專家關注的是,盡管世界經濟在2016年夏天開始復蘇,失業率也較低,但全球并未掀起靠提高薪資吸引用工的浪潮,所以消費無法擴大,物價也無從上漲。
報道稱,美國每月發表的就業統計顯示,美國的薪資同比上漲率一直維持在2%左右,處于緩慢上升狀態。日本今年春天的薪資上漲率竟然時隔四年首次跌破2%,降至1.98%。日美歐企業收益中分配給勞動者的勞動分配率都處于較低水平。
瑞穗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師高田創為這種現象指出了如下結構性原因。
第一、新型經濟模式的普及。例如優步等將普通私家車變身為出租車的網約車服務,還有其他新型的互聯網服務模式,讓許多傳統職業不再需要雇用專職人員。
第二、在雷曼危機后,企業為應對產業結構的迅速變化,未雨綢繆地增加儲蓄金。它們認為,與其把資金花在雇用勞動力上,不如花在效率更高的設備上。
報道稱,國際貨幣基金組織9月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認為,發達國家若想提高物價上漲率,僅靠寬松貨幣政策推動擴大內需還遠遠不夠。更加行之有效的辦法是,實行小時工的最低工資制度、促進勞動者定期提薪等。
報道認為,在結構性變化不斷加劇的過程中,若想實現提升物價這個目標,各國都需要擺脫“依賴央行”的理念。政府和企業一道采取有效措施,才能讓經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