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有望超額完成2020年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行動目標,并為實現2030年目標打下良好基礎。”在10月31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中國應對氣候變化的政策與行動2017年度報告》新聞會上,國家發展改革委氣候司負責人李高說。
據國家《“十三五”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工作方案》,到2020年,單位國內生產總值(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15年下降18%。而在“十二五”期間,GDP碳排放強度已下降了21.8%。
“去年我國碳排放強度下降了6.6%,今年前三季度又進一步下降了4%左右,目前實現‘十三五’碳排放強度下降目標的進展態勢較好。”李高說。
李高表示,碳排放強度下降情況“喜人”是由于產業結構優化、工業領域去產能成效顯著、服務業繼續“領跑”經濟增長有關。特別是高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增速分別比規模以上工業快了4.6%、4.8%。
目前我國主要能源還是煤炭,使用煤炭,不但污染嚴重而且排放大量碳元素。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測算,今年前三季度全國煤炭消費約28.4億噸,同比下降了2.4%,水電、核電、風電三類電源發電量同比增長21.1%。
李高說,我國低碳發展、應對氣候變化工作取得較為顯著的成效,與2005年相比,在GDP保持中高速增長的同時,煤炭占比持續下降,水電、風電、光伏發電裝機,核電在建規模均居世界第一,碳排放強度大幅度下降,實現了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