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夜躁狠狠躁日日躁2022_性少妇ⅩXXOOOZZXXHD_是不是没搞你又痒了吧_人马畜禽CORPORATION_免费可以看最新电影的APP排名

您當前的位置 : 中國義烏網>網站首頁>國內 正文

一箭三星!我國成功發射捷龍一號運載火箭

發布時間: 2018-08-18 08:36:21 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作者: 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陶嘉樹 李廈/東風電視臺 孔祥鵬 劉倩倩 蔡文婷
掃一掃加中國義烏網為好友

  捷龍一號首飛成功丨“國家隊”正式進軍商業航天:這是一場關于夢想的“自我革命”

  今天(8月17日)中午12時11分,我國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捷龍一號運載火箭,以“一箭三星”方式,順利將三顆衛星送入預定軌道。這是由中國航天“國家隊”首次采用純商業化模式執行的商業航天發射,拉開了我國商業航天領域的新篇章。

59.gif

  什么是純商業化模式的商業航天發射?

  捷龍一號的純商業化模式主要包括兩點:

  1.研制經費的來源,不是用國家投入,而是面向社會資本融資,開展研制。

  2.引入了社會資源參與配套。采用競爭性采購打破原有的計劃性采購。

  在過去,承擔國家航天發射型號上的配套設備,全部是由航天系統內成熟的配套單位完成的。而所謂商業化,就是要打開市場,讓更多民間單位參與進來,以競爭的方式,選出其中價格最優的和性能最好的,在控制成本的同時保證火箭的可靠性。

  “國家隊”進軍商業航天:能力依舊是金標準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見證了我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發展的每一步。從一箭一星到一箭多星,從發射衛星到發射載人飛船和月球探測器,從現役運載火箭到新一代運載火箭。

△捷龍一號

  今天(8月17日),當它進軍商業航天的全新舞臺時,依然帶著中國航天的“金標準”。作為我國固體火箭中體積最小(全長約19.5米,直徑1.2米)、重量最輕(起飛重量約23.1噸)的火箭,捷龍一號卻擁有著我國固體運載火箭中最高的運載效率。

△捷龍一號

  同時,它還具備“兩高兩快”,即“高性價比、高可靠性;快履約、快發射”的特點。通過大規模組批生產,可以縮短發射服務履約周期,與用戶簽約后6個月即可出廠。通過優化發射準備流程,可縮短發射準備時間,運抵發射場后24小時內可快速發射。所以指標都名列前茅。

  “國家隊”進軍商業航天:給自己一個大膽創新的舞臺

  航天有多少容錯空間?這個問題放在過去,對這支“國家隊”來說答案是零。他們代表著中國航天,代表著只有百分之百才算成功。他們在研制中要采用最可靠、最成熟的技術,和“多冗余”,也就是多備份的設計思路。

  而商業航天,給了他們一次試錯的機會。這群平均年齡只有31歲的年輕人,決定大展拳腳。

  于是在捷龍一號上,我們能看到很多技術上的創新嘗試,還有一些膽大心細的特別設計。

△捷龍一號示意圖

  捷龍一號的控制結構是通過固定噴管將四個固體發動機直接串聯起來的,“簡單粗暴”。

  而傳統的運載火箭各級發動機之間的設計要復雜得多,一般會采用擺動噴管或者燃氣舵等多套控制機構,來進行發動機的姿態調整。

  對比下來,捷龍一號極大的簡化了控制機構的設計,也就大大降低了火箭本身的自重,進而提高運載效率,降低成本。

  除了像這樣技術上大刀闊斧的嘗試外,捷龍一號的研制人員還展現了極其“細心”的一面。他們在關心衛星飛得高不高的同時,還關心起來它飛得“累不累”。

  △一般衛星會安裝在火箭頂部整流罩內

  △捷龍一號衛星安裝位置

  過去,衛星都會放在火箭頂部的整流罩內,由于整流罩是逐漸收縮的,因此衛星也無法擁有一個完整的圓柱狀的空間。而捷龍一號選擇將衛星放在了三、四級發動機中間,從而給衛星提供了一個直徑1.1米,長度1.5米寬敞的安裝空間,讓它們在火箭里住得更加舒服。

  △膽大心細的研制團隊

  未來,當這些創新的技術越來越成熟,就可以應用在國家重點型號上,讓商業航天助力中國航天。

  “國家隊”進軍商業航天:這是一場關于夢想的“自我革命”

  在捷龍一號首飛成功之前,我國已經有過三次民營企業的入軌發射嘗試。其中兩次失敗,一次成功。相比較而言,背靠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的捷龍一號,技術上的優勢顯而易見。

  也正因如此,“國家隊”參與商業航天是否會造成市場壟斷,也成了一個爭論的焦點。作為擁有成熟技術的中國航天“國家隊”,究竟為什么會選擇進入商業航天領域?

  “其實我們做商業航天最大的作用是一種自我革命,一種自我的創新。我們這支隊伍非常年輕,平均年齡只有31歲。這支新生力量在創新的過程當中得到了豐富的實踐,一定是能夠用于它的后續的工作當中,去激發他進一步創新的動力。”這是中國火箭公司副總工程師李少寧給出的答案。他相信這場自我革命,對整個中國航天的事業發展是非常有益的。

  “我們這群人,是有航天夢想的。我們想把新的想法變成現實。”這是“捷龍一號”的技術負責人龔旻給出的答案。他相信,商業航天會給更多有創造力的航天人一個發揮的舞臺。

  外人覺得他們占據了太多先天優勢,他們自己卻覺得從體制內走出來的路要比正常企業來得慢。

  “我們在很多方面也要向民企去學習,管理上的,融資上的等等各方面。”一個帶有競爭,也更加有活力的中國商業航天市場,才剛剛開始。(央視記者 崔霞 王世玉 陶嘉樹 李廈/東風電視臺 孔祥鵬 劉倩倩 蔡文婷)

  
編輯: 童曉
網站簡介   |   義烏宣傳片   |   版權聲明   |   廣告刊登   |   誠聘英才   |   技術支持   |   聯系我們
網絡敲詐和有償刪帖自律管理承諾書 金華中國義烏網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舉報電話:057985516611 Copyright ©  szcz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批準文號:浙網信辦[2015]12號    中國義烏網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