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由陸地、氣象、海洋衛星組成的對地觀測體系全面形成,我國遙感衛星數量質量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這是記者從10日在浙江德清閉幕的第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上獲悉的。大會發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23)》顯示,截至2022年末,我國民用遙感衛星在軌工作294顆,其中商業遙感衛星在軌工作189顆,占比超過六成。2022年我國新增商業遙感衛星為2021年的3.3倍、2020年的6.4倍,商業遙感衛星成為我國民用遙感衛星的主體。我國遙感衛星形成由陸地衛星、氣象衛星和海洋衛星組成的強大對地觀測體系,數量和質量都達到世界先進水平。
大會期間發布《中國北斗產業發展指數報告》顯示,當前北斗終端應用規模達數千萬量級,每天有數千萬用戶數、億次量級使用北斗定位導航。在智能手機外,9個省份北斗終端應用超百萬臺套,最多的江蘇省超185萬臺套;4個行業領域應用超百萬臺套,最多的交通運輸行業近820萬臺套;北斗產品在全球半數以上國家和地區應用,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劉國洪說,數字技術正推動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深刻變革。作為數字經濟重要組成部分,地理信息相關產業展現出巨大市場潛力和發展活力。自然資源部將加大新型數據要素供給,推動測繪地理信息從數據資源向數據資產轉變;探索構建測繪地理信息數據基礎制度,建立健全公共數據有償使用和收益分配機制;以北斗導航、衛星遙感、地理信息應用等為重點,推動地理信息服務出口基地建設,支持企業拓展國際業務。
第一屆中國測繪地理信息大會由自然資源部指導,中國測繪學會、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中國衛星導航定位協會聯合主辦,1.2萬多名相關領域工作者參會。大會期間,莫干山地信實驗室正式揭牌。